問問你身邊年過四十歲的朋友,是不是覺得現在的孩子比起我們那一代都還備受父母寵愛呵護。不過,天啊!寵愛孩子有什麼不對嗎?現在滿街的父母,哪個不是「孝」子、「孝」母,這有什麼大不了的?當然,你可以說過去的美好已是明日黃花,緬懷過去是不會為現在或未來帶來什麼進步的驅動力,人生自然要向前看才有希望。我不怪許多人都有昨日種種譬如昨日死這樣的想法,但守舊如我的這個老頑固,還是要提醒即將為人父母,或已經為人父母的你;不管過去的年代是好是壞,孩子的教養與行為的確一代不如一代。你大可忽略阿里斯多芬尼斯、蘇格拉底、柏拉圖、赫西奧德或隱士彼得,那些老舊不入時的信念教條,不過如果我告訴你,早在西元前五世紀時,就有文獻記載當時的孩童教養問題:現在的孩子都愛奢華、缺乏禮貌、鄙視權威、不尊重年長,當長輩進入房間的時候也不再起身以示禮貌。不僅如此,他們愛反駁父母的意見、每天上班出門前總是喋喋不休、吃飯時也都狼吞虎嚥或翹腳、對待老師的態度蠻橫無理 ……。

  時間再往前推一點。

  西元前八世紀的赫西奧德記載:「現在年輕人都只想到自己,他們不再尊敬父母或長輩,無法忍受任何形式的約束限制。講話時,彷彿只有自己說的才對,只有自己懂得所有的道理,而我們老一輩的智慧對他們來說全都愚蠢可笑。至於女孩子,無論在言語、舉止和服裝上,更是前衛、不端莊與不得體。」熟悉嗎?這些幾千年前的學者所擔憂顧慮的教養問題,在幾十世紀後,仍然有眾多的社會評論者大聲抨擊:「現在的孩子跟暴君沒兩樣」、「從這些年輕人的身上看不見未來的希望,現今這些講話輕佻、粗俗的年輕人一點都不可靠,當我年輕的時候,我們被教導對待長輩要恭謙有理,看看今天的年輕人,一個比一個沒有禮貌,對約束規矩如此不耐煩。」討論可以暫緩一下。因為人生的故事總是在不停重複的進行著,而且沒有什麼新花樣。事實是,我們的孩子正在編撰新的故事,我們的社會也提供了全新的時代背景與人生舞臺,人生這齣戲不就是重複上演這些劇情?而不可否認的,過分寵溺孩子的後果,不會替整個社會、未來帶來穩定的發展,卻極有可能挑戰原本安定和諧的生活。

未來孩子的三大隱憂--變胖、富有、被寵壞

  哪些畫面會讓你聯想到一個被寵壞的孩子?浮上腦海的,是否都是房間裡成堆的玩具、電玩、娃娃,以及緩慢溫吞的動作、肉肉圓胖的體型,或滿嘴的垃圾食物。當然,現在的孩子或多或少都擁有比較好的物質享受,至於體重,自然比起物質缺乏年代的孩子還要多了那麼些體脂肪,畢竟我們現在的生活比起過去富裕許多。要知道,雙薪家庭、隨時預支的信用卡消費、分期付款……這些對老一輩的人來說,簡直是天方夜譚的事情,如今都是再稀鬆平常不過的生活方式。從一個比較自私的想法,我倒很樂見信用擴張危機和經濟衰退的到來,因為我們可能得勒緊褲帶以求溫飽,而忘記過分滿足自己和孩子無節制的浪費行徑,慣寶寶或慣父母的教養危機,也許可以就此畫下休止符。

  這當然是我單方面的突發奇想,現實是,即便孩子們未被寵壞,還是相當有可能變胖或過更富有的生活。更大的可能是,未來的小孩會過著三者具備的生活模式—變胖、有錢和被寵壞。

  這些不算令人愉快的未來景象,不只是英國社會的隱憂,也成了世界上許許多多社會國家的沉重負擔。菲律賓發展研究機構在二○○八年提出報告,說明在海外工作的菲律賓人,已經大量養育出永遠不懂知足惜福,並且集三千寵愛於一身的青年孩童。父母親提供子女們源源不絕的奢侈物質,如手機,藉以彌補他們在家中長期缺席的遺憾。他們一廂情願的以小孩在學校的課業表現好壞,來說服自己必須出國工作賺錢,才能給孩子美麗人生,以達到自我安慰的心理。自我安慰的心理,是一種彌補的心態,而不是真正考慮孩子每一個階段的親情教養需求。諷刺的是,孩子寵溺性格的養成,往往來自於父母本身未善盡管教職責,親情關心不足後,被滿坑滿谷的物質堆砌積累而成。因為父母無法關心、無力付出,所以用物質來填滿孩子心中的缺口、自己胸中的歉意;因為現在有的父母連跟自己的孩子眼神交會,都會感到彆扭。

  不同於過去曾流行一時的社會探討,有相當豐富的文獻與研究報告可以佐證參考,譬如「自尊心」。但針對「慣寶寶」或「過寵兒」這類的探討,就顯得比較依據經驗主義或類似的學術研究,以做為參考指標,甚至有些非常直接且具殺傷力的教養誤解,都因為話題過於敏感而被輿論掩蓋。最後,社會學家乾脆起一個新名詞「缺乏適當社交能力」,來合理化過寵現象和兒童教養缺失。

  在眾多可被視為過寵定義的解釋中,我個人十分推崇下面這番敘述:過寵兒通常對於是否應得的態度,不只流於表面的自我優越感,慣寶寶們從根本就會認為「凡事都是我應該得到的,且我本來就該擁有,無論如何都沒有我想要卻得不到的」。過寵兒通常缺乏同理心跟同情心,只關心自己勝過其他人。對於我自己而言,過寵兒也時常有誇大自己應得權利的感覺,他們對於迫切想獲得的喜愛事物會有異常的期待。某種程度,可解釋為慣寶寶們對於衝動欲望的自我控制能力大幅降低。當然,這不單單是兒童對於欲望的心理研究,同時可以解釋慣寶寶們拜電視媒體與網路科技所賜,看到就想買的壞習慣,早在兒童時期種下幼苗。更進一步推論,無論是父母對於子女的養育態度、社會價值觀、文化主流或法律規範等,彼此都是相互影響的,畢竟不管是含著金湯匙、銀湯匙還是鐵湯匙出生,每個孩子內在都有一個獨特的小宇宙,等待家長按部就班的引導他們、教化他們,給予他們一個完整的價值觀和生命態度。這段兒童行為社會化的過程或許漫長,但卻是親子教養過程當中最不該忽視和放棄的部分。

  想過嗎?我們老在抱怨的青少年認知態度、漠然行為和脫序現象,其實就是父母們經年累月對孩子疏於管教要求而導致。諸如眼神渙散、毫無所謂、顧左右而言他,或是在公車上不主動讓坐、禮讓長者等,這些看似細微末節的人際習慣,對整體社會的互動模式,有極大的潛移默化作用。也都是當前急需導正的風氣。

  社會上不乏反對者對這些敏感議題提出辯駁,要求學者拿出數據證明,卻忽略真實的親子教養不是那些非黑即白的數字可以左右的。所謂的教養是日積月累、積沙成塔的人生歷程,不需要靠任何數據或研究論點來證明。孩童教養是否真出了問題?就看看自己生活周遭,那些缺乏禮貌又沒大沒小的青少年難道還不夠多嗎?

出處書名:《愛孩子,就是要管教

作者:
艾立克.西格瑪博士著 艾利芬譯
出版社:新手父母出版社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洪菀庭★LAL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